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佛学入门


一、 释迦牟尼佛简史
二、 释尊八相示现
三、 佛陀的族姓简释
四、 佛陀的圣号释译
五、 印度佛教圣地
六、 佛历与佛旗
七、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八、 构成佛教三要素简表
九、 吾人应有之警觉
十、 三归依
十一、佛法总纲
十二、佛法大意
十三、缘起的人生宇宙
十四、业力的因果律
十五、因缘与果报
十六、宇宙有情概况
十七、宇宙器界概况
十八、方便五乘佛法
十九、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二十、 略述八关斋戒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
二十三、四圣谛简释
二十四、三十七道品简表
二十五、略释四念处
二十六、实践八正道
二十七、五蕴浅说
二十八、缘觉乘和十二因缘
二十九、菩萨乘及六度
三十、 四无量心
三十一、四摄法与四弘誓愿
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三十三、佛经的四次结集
三十四、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三十五、佛法传入中国
三十六、佛门分宗的理由
三十七、佛教徒的类型
三十八、教团生活的准则
三十九、佛教服务的人生观
四十、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四十一、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
四十二、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本《佛学入门》的内容取自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所編著之《佛学入门手册》与《太虚大师丛书》及净空大师《认识佛教》中之部份内容,加上李炳南菩萨所編著之《佛学十四讲》及方伦菩萨所编之《佛学教本》中之部份资料,再加以重新整编、打字排版,经邱淑真居士细心的校对,字体清晰,容易明了,希望能帮助初学者学习佛法。敬此谢忱。

本书的内容,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明佛教的缘起。


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勉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用功修行的纲领。

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

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是说明佛法的演化及传入中国的因缘。

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讲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觉悟的人生,非消极、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

第四十二章是介绍与本书有关之简易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

以上的分类,希望能协助初学佛者认识佛教,正确的入佛法之门,更盼一切有情,同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一) 释迦牟尼佛简史


(一)
释迦牟尼佛简史

从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说明佛教的缘起

一、释迦太子诞生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了十个月,便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太子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注】

1、阿私陀—为信奉婆罗门教之修士,当悉达多太子未降生前,彼在禅定境界中现出天女预备为太子降生时散花之瑞相。

2、转轮圣王—为世界第一有福之人。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而不修出世慧业,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二、幼年及少年时代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学兵法和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时,父亲就令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个名叫罗侯罗的儿子。当罗侯罗出生时,太子叹气道:‘罗侯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铐锁住了父亲的颈项。

净饭王很爱太子,希望他继承王位,所以特别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著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太子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注】

1、五明:

(1)语文学的声明。
(2)工艺学的工巧明。
(3)医药学的医方明。
(4)论理学的因明。
(5)宗教学的内明。

2、四吠陀:(吠陀梵文VEDA,是明智的意思。)

(1)梨俱吠陀—宗教的赞歌。
(2)沙磨吠陀—祭祀仪式的颂文。
(3)夜柔吠陀—祭祀仪式的歌词。
(4)阿阇婆吠陀—俗世相传的咒术。

三、出家

悉达多太子,是个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满意。他常想著:‘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难道他们不是人吗?有什么办法,使他们过著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达多太子随著父王,到田野去游玩。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猛烈的阳光下晒著,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著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著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便在大树下静静的想著:‘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著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几乎忘记了回宫。

后来他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因此左右思维,知道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老病死的痛苦,且一切众生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悲剧,结果还是向著老、病、死亡的路上走,这悲惨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何去解脱痛苦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尊荣与富乐,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月圆光辉夜里,下了最大的决心,抛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只带著侍从车匿,骑著犍陟白马,偷偷的离开了王宫,越过了阿那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与人生的真理。

【注】

1、印度的四阶级:(1)婆罗门,(2)刹帝利,(3)吠舍,(4)首陀罗。

2、阿那玛河(RIVER ANOMA)是一条小河,经过二千多年泥沙的积聚,现在如不下雨,已没有河水。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时经过这河流,沿著河岸前走,又越过这河水南下访道。

四、修行的经过

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在阿那玛河畔,自己剃掉头发,披起袈裟,叫车匿带了冠服白马回宫,车匿哭泣,白马悲鸣,舍不得离开太子。

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了,却看不见太子同来,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回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向旷野前行,进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见那些苦行者,为求生天,而修种种苦行,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恒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于是他向南而行,越过恒河南岸,到了摩竭陀国,就在王舍城中乞食,之后,走向班达峇岩去。频婆娑罗王知道了,特到班达峇岩去访问太子,要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并要让给他王位,和赠送给他半个国土和财物,劝他还俗。太子因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娑罗王非常敬佩,对太子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太子说:‘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于是他向王告辞,朝著苦行林的路径,再去寻找名师了。

太子同五侍从向追求真理的征途前进,访问了当时著名的宗教师阿罗逻迦兰,和郁陀迦罗摩弗;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圆满,不能满足太子的希望,便离开他们,向他处寻访。

太子在尼连禅河近处的宇奴唯拉村(URUVELA)修苦行,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日食麻麦,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后来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苏耶妲(SUJATA)乳糜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随从的五个人,以为他失了道念,就不再跟从他了。于是太子到尼连禅河去洗澡,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最圆满的真理。

五、成道

释迦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时有割草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子即在所铺草座上面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佛经称此座为金刚座)

过了第七日深夜,传说当这时候,太子在禅定中现出魔境扰乱,即摩王波旬,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传说,是说明了太子内心中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众生的问题。终于在三十五岁那年(西元前五八八年)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缘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例如我们的躯体是由父母生育为缘,而生命是自己带来的业力为因,我们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业力,所以招感这个身体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么老、病、死,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六、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教化憍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得道后,就成为五比丘。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又有波罗奈国,俱梨迦长者的儿子耶舍,和五十个同伴,一齐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为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接著,佛陀独自到迦耶山上,度化三迦叶兄弟,三迦叶是拜火教的领袖,大哥名优楼频那迦叶,有五百徒众,二弟名伽耶迦叶,有二百五十徒众,三弟名那提迦叶,也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个徒众集体来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声望。

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内的著名异教徒,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因崇拜佛陀所说的缘起真理,联合他们的徒众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成为佛陀转法轮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来皈依佛陀,成为头陀第一,后来佛陀涅槃,他就承受了佛陀的遗钵。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在憍萨罗国舍卫城建筑祇园精舍,献给佛陀作为说法道场,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为宏大。是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憍萨罗的国王波斯匿和皇后末利夫人,也都来皈依佛陀,成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

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祖国探望年老的父亲。姨母波阇波提,和阿难陀等几个堂弟及罗侯罗,也信佛,后来都出了家。当净饭王高龄九十三岁那一年,已是病重垂危,佛陀特再回国为父王临终说法,送终扶棺,布施财物,表示孝敬。

佛陀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针缝补。释迦族和拘利族争水,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方法。

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去传播中道的真理,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法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

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社会的每一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济度众生的伟大表现。

【注】

1、优婆塞—近事男,即在家受五戒男居士。

2、优波夷—近事女,即在家受五戒女居士。

3、头陀—即苦行。

4、耶舍皈依佛陀的因缘—耶舍是迦尸城俱梨迦长者儿子,他过著富乐的生活,但因沉迷酒色,困扰不安。在一次的豪华宴会散席后,他已喝醉,回室就寝,半夜做了恶梦,惊醒后,走出室外,看见他私爱的舞女同一音乐师正在戏弄,因此怒火燃烧,神经错乱,便离开家庭,一路盲目狂奔,直到黎明,走近鹿野苑河边,遇佛叫苦,得佛陀的法音施慰,才恢复精神安定。由此因缘,他及父母均皈依佛陀。不久,耶舍出家,其朋友五十人亦来随佛出家。

5、佛陀度化三迦叶兄弟—佛陀到伽耶山先度化优楼频那迦叶。此山上有一火龙窟,龙常害人,诸外道不敢近龙,佛却向优楼频那迦叶借宿龙窟,于翌日往视,见佛已将火龙降伏,遂敬信皈投佛前,与其五百徒众皆闻法证果。于是将外道所用之物,弃于江中,逐流而下。伽耶、那提住江之下游,见而惊异,恐其兄为人所害,率弟子往探,因亦见佛闻法出家。其徒众各有二百五十人亦出家。

6、佛陀度化频婆娑罗王—佛陀带三迦叶兄弟及其徒众千人往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他,与其后韦提夫人及文武官员均皈依佛陀,佛陀特为他们说五法:

(1)、布施—分配自己所有的财物作为自利利他,尤其施舍功德能得福报,获富贵。
(2)、持戒—要修持身、口、意三业清净。
(3)、果报—说明布施、持戒的功德能生天。
(4)、恶因—说明贪欲作恶,不能脱苦。
(5)、修行—要修戒定慧三学,才能达到离苦得乐。

7、舍利弗与目犍连—‘舍利’华言鹙鹭,‘弗’言子,因其母眼似□鹭,故被称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为身子。初为外道,于途中见马胜比丘,闻因缘法理,便约其好友目犍连跟佛出家。舍利弗与目犍连为佛门二大弟子,先佛入灭。

8、摩诃迦叶—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未出家时,家境富裕,因宿世善根,早发愿修道,虽其父母为彼娶美女为妻,却与妻同约为名义夫妇,于竹林精舍闻佛说法,佛陀为其皈依后,修持头陀苦行,成为头陀第一。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

9、须达多长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他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当他到王舍城访友时,特地去拜见佛陀,请佛到舍卫城去宣讲佛法,特向只陀太子购花园,建筑祇园精舍供养佛陀为说法道场。因只陀太子赠送花园内的树木,故祇园精舍又名祇树给孤独园。

10、波斯匿王皈依佛陀—憍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知道他的太子只陀把首都舍卫城的花园卖给须达多长者,建筑祇园精舍供养佛陀,早已对佛陀仰慕。有一天带领百官大臣到精舍来拜见佛陀,波斯匿王说:‘听说你是一位大觉悟的佛陀,故特来拜见。但我觉得有许多修道者,长年在深山丛林中修行,直到衰老之年,尚不能觉悟,你是这么年轻,怎能得到正觉呢?’佛陀回答:世界上有四事不可轻视。即:

(1)、年幼的王子—是将来统治国家的大王。
(2)、初生的小龙—是未来的大龙。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年青的僧侣—只要心能清净,守护道业,弘法利生,不论老幼贵贱,都能得到正觉。故以上四事,实不可轻视。

佛陀又向波斯匿王宣说佛性平等,人人只要修善断恶,转迷为悟,皆可成佛。王听后,非常信服,便皈依佛陀,成为佛教忠诚的大护法。

11、佛陀回国诸王子出家—阿难陀、提婆达多、阿那律、跋提、婆娑诸王子跟佛出家。佛陀的亲弟难陀,儿子罗侯罗也先后跟佛出家。

12、阿难陀—华译庆喜,相貌庄严,记忆力很强,侍佛二十五年,多闻第一。

七、涅槃(圆寂)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槃。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属铁匠)名纯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于是复步行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佛陀就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之处,作他入灭的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位外道名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成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著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侯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覆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著:

1·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4·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泪,佛陀像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著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就在这年(西元前五四三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从容安静的涅槃了。

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注】

1、梵语涅槃,华译圆寂,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

2、梵语舍利,华译灵骨,或坚固子,是修戒定慧的功德结晶而成的。

八、最圆满的真理

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这就叫做‘佛法’。

佛陀成道以后,到涅槃以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

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槃的那年(即佛涅槃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编辑起来;先由持戒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的结集。

后来,又经过几次的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我国翻译的佛经,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总名大藏经,在世界文化上,是极有价值的文献。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之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舍己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弘扬佛法,将可转娑婆为极乐。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二) 释尊八相示现


(二)
释尊八相示现

八相示现是佛陀一代的史迹,简述于下:

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陀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即时间、地点、国家,家庭及父母,然后下降人间。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降入母胎。

三、出生—西元前六二三年五月月圆日,在蓝毗尼园,从摩耶夫人右胁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岁,观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脱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五、降魔—在尼连禅河附近的苦行林,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六、成道—西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卅五岁。(成道地即现在印度的菩提迦耶)

七、转法轮—成道后四十五年间说法度生。

八、入涅槃—世寿八十,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示入涅槃。

因果经中关于佛陀宿世传说:

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归依于佛,并买得五茎莲华,以供养佛。时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见燃灯佛来,因地浊湿,善慧便将己身所穿的鹿皮衣,铺在地上,又将头上的头发,再铺上去,待佛走过。于是燃灯佛更授记善慧说:‘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诸众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萨行。从此又经过了若干时劫,迦叶佛时,善慧菩萨功行圆满,命终生兜率天。

按:兜率天乃是欲界的空居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乃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乐无穷,内院乃是位登补处,将欲继承佛位的菩萨住的。菩萨修功圆满,尽此一生,便可成佛,因此又名为一生补处。善慧菩萨已登补处,在此天中,为诸天众,演说妙法。嗣因观诸众生的根性已熟,时机已至,便下生人间,成就佛道。

当菩萨从兜率天,下降人间时,诸天侍从,放大光明,菩萨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威神巍巍,于明星出现时,降入母胎,应现于世。这便是八相中的一二两相的故事。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三) 佛陀的族姓简释


(三)
佛陀的族姓简释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种族姓,四种姓,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

一、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乔达摩是佛陀家族的姓,可简称乔达摩,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姓。也有把‘GOTAMA’译为瞿昙。

二、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佛成道后的圣号尊称为释迦牟尼佛。这是以释迦种族为姓,不用家族的乔达摩为姓。故说‘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三、释迦牟尼是属于古印度四种姓(或称四姓,即四阶级)的第二阶级刹帝利王族。

四、如以世界民族之分布来说,当西元前二千多年时,雅利安族侵入印度,征服了印度原始民族达拉维甸人,到定居后所建立的国家,是属于雅利安民族,故释迦牟尼佛是属于雅利安民族。

五、古印度的四姓(四阶级)最高贵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国事,也有特权。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他们的任务是耕种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首陀罗,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说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证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悲平等,故当时能折服婆罗门教徒,来皈依佛教。

【注】

1、
释迦牟尼佛的父系

(迦毗罗卫国)
师子颊王──────
(其妃为阿拏释迦之妹)

1、净饭大王
1.1、悉达多
1.2、难陀

2、白饭王
2.1、提婆达多
2.2、阿难

3、甘露饭王
3.1、摩诃男
3.2、阿那律

4、斛饭王
4.1、婆娑
4.2、跋提


2、释迦牟尼佛的母系

(拘利族天臂城王)
阿拏释迦王───────
(其妃为师子颊王之妹)

1、善觉大王
1.1、提婆达多
1.2、耶输陀罗

2、摩耶夫人(悉达多之母)

3、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悉达多养母)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四) 佛陀的圣号释译


(四)佛陀的圣号释译

悉达多乔达摩太子成道后,圣号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佛的名,译义‘寂默’。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他的智慧高深最胜,有自利的功能。

佛:梵语称为佛陀耶(BUDDHA),意思是觉者,是先知先觉的圣者。这觉者有三义:一、自觉,二、觉他,三、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大圣人。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五) 印度佛教圣地

(五)印度佛教圣地

印度佛教圣地说明:

一、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二、蓝毗尼园是佛陀的诞生地。

三、菩提迦耶是佛陀的成道地。

四、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转法轮地。佛陀对憍陈如等说四谛法,在教史上称这次所说的法,叫做转法轮经(PRAVARTA SUTRA)。憍陈如等五人闻佛说法悟道,是教史上最初的五比丘,亦即有僧伽的开始。

五、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建筑竹林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教史上最早的一座大寺院。

六、舍卫城是憍萨罗国的都城。须达多长者在此建立祇园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教史上第二座大寺院。

七、拘尸那拉城即拘尸那拉国的都城,是佛陀的涅槃地。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娑罗双树间涅槃,拘尸那拉国的国王摩罗斯(THE KING OF THE MALLAS OF KUSINARA)及高僧料理佛陀的遗体,在城东举行焚化。

八、佛涅槃后,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上首,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举行第一次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

九、现在印度佛教四圣地的建筑纪念物:

1·蓝毗尼园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
2·菩提迦耶有金刚大塔(又称大菩提塔)。
3·鹿野苑有转法轮塔。
4·拘尸那拉城有涅槃塔。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六) 佛历与佛旗

(六)佛历与佛旗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西元一九五零年,在锡兰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一、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的五月月圆日。

二、佛陀出家时是二十九岁,成道时是三十五岁;即西元前五八八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三、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西元前五四三年,五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四、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起。

佛历计算的方法:即将佛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减去佛寿八十岁,即得五四三为佛涅槃年数(佛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再将五四三年加今年西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一五年。但到今年佛诞起,应增加一年,故今年一九七二年佛诞后的佛历是二五一六年。计算佛历方法,依此类推。

如计算佛陀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应将佛降生时在西元前六二三年,再加今年西元一九七二年,即得二五九五年,但到今年庆祝佛诞日,再加一年,已有二五九六年。

又在这次会议,讨论关于佛教旗帜的规定:即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来制成佛旗:1·蓝色,2·黄色,3·红色,4·白色,5·橙色,6·前五色混合色。
如图:

佛教旗帜图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七) 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七)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卫塞(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个名叫‘卫塞迦’(Vaisakha)的单称。佛教徒指‘卫塞’不是指哪一个月,是指一天,是神圣五月月圆日的那一天(农历四月十五日),所以卫塞是月圆日的意思。

当西元一九六七年九月,世界佛教友谊会在泰国的曼谷举行理事会议,议决原订的卫塞节,改为‘佛陀日’(Buddha Day)西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世友会在大马吉隆坡及槟城举行第九届大会,复决通过卫塞节改为‘佛陀日’(如习惯用卫塞节仍可沿用),如是佛陀日乃示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光辉,照耀全球,发扬慈悲平等教义,倡导世界和平,其意义更明达切合了。

大多数的假日或圣节,只纪念某一事,有时候是某人诞辰,或一国的独立日,或战胜纪功日,卫塞节或佛陀日,不仅纪念一事,而是三件事,佛陀一生中三大事—降生、成道、涅槃的一代史迹纪念日。因佛陀降生、成道、涅槃,都在阳历五月月圆日(The Full Moon Of May)也称三期同一庆。

但有人称做‘花节’,因佛在蓝毗尼园出世,传说那时天上散下许多香花;涅槃时天上也散花。这天我们常在佛像前供花或香水佳果等,无论供什么礼物,只是表示对佛的恭敬爱慕罢了。

至于佛教团体组织庆祝卫塞委员会,特别用花车游行,悬挂佛教旗帜,这一切无非是吸引大家对这节日的注意,还有布施诵经等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勿忘圣教。无论怎样繁忙的佛教徒对庆祝佛诞,参加游行等从不放过,而且快乐的、虔诚的参加,这是内心热诚的透露,很自然的表现。

在中国是以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而近年以来也有顺应时势改用阳历四月八日者。

【注】

1、中国人认为佛陀是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元前一0二七年)四月八日诞生。据中国历史记载,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王问群臣,是何原因有此异象,大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大圣人诞生,千年以后教法将传来于此,王令刻石埋于南郊志之。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浴佛


浴佛节的起源与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怀着身孕经过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时,生下了悉达多太子,也就是后来拯救众生的伟大佛陀。

依据经典说,太子一诞生就能向四方各行七步,每行一步,地上就现出一朵大莲花托着他的脚,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说:「我乃是宇宙最尊贵的觉者,我将广度一切沉沦生死的众生。」也道出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与独特性的肯定。同时有天女散花,空中飘荡美妙的天乐,上空有九条龙吐水为太子沐浴;一切人与诸天无不欢喜和赞叹无上正等正觉的圣人到来。

每年佛陀日的浴佛就是与以上典故有关。浴佛,一来是缅怀佛陀,二来是藉这活动唤醒大众洗尽五欲尘劳,去除贪、瞋、痴等污秽,使身行、语言和心意都能趋向清净; 祈愿社会祥和; 求福增慧,了生脱死,成就佛道。

浴佛时可默念< 浴佛偈>

我今灌浴諸如來 净智莊嚴功德海
五濁眾生令離垢 同證如來净法身
        

而關於浴佛法會的起源,據《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記載,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生下悉達多太子時,四天王以香湯浴太子身;又《普曜經》記載,悉達多太子降生人間,九龍以香水浴身。

後世佛教徒為慶祝教主聖誕,即沿襲此說而舉行浴佛法會,敬設花台蓮座,恭置佛像於盤中,掬香湯灌沐金身,藉著浴佛的儀式,除虔誠奉獻外,更重要的是洗滌自身的塵垢與煩惱,淨化自己的心靈,進而淨化人心,促進社會祥和,並藉著浴佛的功德,轉五濁惡世為清淨的淨土,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義。

        
浴佛功德經云: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作如是勝供養者,成就十五殊勝功德而自莊嚴。

一者、常有慚愧。二者、發淨信心。三者、其心質直。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入無漏慧。六者、常見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說行。九者、隨意當生淨佛國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貴,人所敬奉,生歡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損惱。十三者、能於末世護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諸佛之所加護。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舉行浴佛法會,普佛祝聖,誦經祈福,宣講佛陀日之勝義。祈藉法會勝緣,虔修供養,增廣福慧,並祝禱風調雨順、災難消弭、人心安寧、世界和平!

(八) 构成佛教三要素简表


佛教三要素

1、教主

1.1、本师释迦牟尼佛

2、教理

2.1、五戒(人乘)
2.2、十善业(天乘)
2.3、四圣谛(声闻乘)
2.4、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中主要圣道)
2.5、十二因缘(缘觉乘)
2.6、六度法门(菩萨乘)
2.7、三法印及一实相印(小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大乘一实相印,即诸法缘起性空。)

3、教徒

3.1、比丘(出家受具足戒之僧伽)
3.2、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之女尼)
3.3、式叉摩那(学法女,学法二年始受戒)
3.4、沙弥(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
3.5、沙弥尼(未受比丘尼戒之出家女□)
3.6婆塞(在家学佛男居士)
3.7、优婆夷(在家学佛女居士)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九) 吾人应有之警觉


(九)
吾人应有之警觉

从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劝发菩提心,勤修无上佛道及修行纲领

一、世法无常

先言环境:统观三界之内,整个世间,不论大小精粗,皆随成、住、坏、空,不停变化;由无而有是‘成’,成至饱和是‘住’,随著变坏是‘坏’,坏至于无是‘空’。一般房屋器皿,固然是要成住坏空;就是山岳、溟海,照样也要成住坏空。故沧海数变桑田,桑田亦数变沧海;可见万法无常,决无一物,可为依靠。

又,一切有情世间,不论贫贱富贵,亦必依生、住、异、灭,不断循环;投胎而出是‘生’,渐长而壮是‘住’,老病衰残是‘异’,寿命终了是‘灭’。其仆妾乞丐之流,固然要生住异灭,即王公豪富之辈,也要生住异灭。既死,则或天堂、或地狱、或马腹、或驴胎,莫不随业受生矣,是故有六道轮回,无尽无休。古人云:生死事大,岂不痛哉!是之谓也。

二、人身难得

次言本身:吾人今得人身,此事因缘,甚是宝贵;盖欲出三界,而了生死,必假闻道,修行断证。而六道中,其他五道,皆难修证。譬如天道,耽著乐境,每忽解脱,不思修行;若阿修罗,则宿习多嗔,与道相背,不肯修行;饿鬼众生,则饥火中烧,呼号求食,犹恐不及,不得修行;而畜生道,愚痴昏昧,但知食睡,不识修行;至于地狱,众苦交煎,受罪无间,更是不能修行。唯有人道,虽亦有苦,而道转亲切,易启觉悟;且尚存小安,得获办道,而至证果。故古德曰: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

然欲得人身,却非易事。良以众生投胎之时,赖耶本识(俗称灵魂)昏迷倒惑,循业受生,只见男女交会因缘,而不识其善恶好歹。其中投生人道之数,仅得一二;投生余道之数,恐不止百千万亿。故昔释迦佛说涅槃经,即谓迦叶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印度称手为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故,若舍此人身,想再投生为人,则如高山顶上,胡乱垂线,而能正穿针孔;亦如大海上浮木,浮木上有一孔洞,盲龟伸头,恰入孔洞,其机缘之数,固甚寥寥。


且一旦投生余道,不论天鬼地狱,寿数皆甚久远;即畜生道,寿数虽较短促,却恐辗转多生。如昔舍利弗,祇园中所见蚁子,已历七佛,至今九十一劫,仍受蚁身,不得解脱。故经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思之可畏!

三、佛法难闻

再言佛法:吾人所闻佛法,此为真正之宝。盖世间金银财物,只能济身,不能济心,固不可为宝;诸宗教哲学,虽能济心,徒增分别,不得解脱,亦不可为宝。唯有佛法,能破迷启悟,开发真性智慧;令离苦得乐,究竟了脱生死,故名为宝也。

然佛法难闻,闻则须具善根因缘。若生于边地,无人弘扬,则根本不遇;或所遇非真,尤其末法,邪说横行,其中旁门邪道,泾渭分明,尚易分别;更有附佛法外道,鱼目混珠,则难辨识;或虽遇正法,却不能解;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又或解而不信,信为道元,既无信根,道无入处。故皆不可称为闻。必所遇正真,且能解能信,愿乐欲行,乃可称为闻。

四、四马警喻

呜呼!无常迅速,一气不来便成隔世;生死海深,一堕三途万劫难复。吾人何幸而得人身,又何幸而获闻正法;然则,吾人应当如何努力耶?

杂阿含经喻世间有四等马:其第一等,以顾见鞭影,遂知驱驰,而不待鞭之加身;其第二等,亦只要鞭轻著毛尾,则知驱驰;若第三等,则须待鞭杖小侵,方知驱驰;至于第四等,则必待铁锥刺骨伤身,方肯著路。盖警觉有利钝,致马分良莠也。古人云:见到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此其学佛者之良马乎?

诸行无常,不可悠悠终日。古德有偈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愿大家发起心来—修。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十) 三皈依


(十)
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教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弟子。要知道一个忠实的佛弟子,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大家记著: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导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即念念不忘至尊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注】

1、三皈依有其表法之意义,即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六祖慧能大师云:皈依佛,佛者觉也,自心皈依佛,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皈依法,法者正也,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皈依僧,僧者净也,自心皈依僧,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此即皈依自性三宝。

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十一) 佛法总纲


(十一)
佛法总纲

佛陀法药,广说虽有八万四千,简约之则不外三大纲领,曰戒、定、慧,此名三无漏学;以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可说是佛法的本体,若离此三,则非真正佛法。

一、戒即戒律。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需持佛戒律,这是学佛的根本。因为持戒,才能防非止恶,清净三业。三藏经典中,律藏属于戒学,故曰‘律规三业’,规范三业,非戒而何。然戒有禁止与勒令,禁止是消极的去恶,勒令是积极的为善,所以戒也包括一切的善法。

二、定即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省称,定是梵语‘三昧’译名。禅定要义,在于息虑静缘,内须不打妄想,外要不乱攀缘,(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这却是入道的枢纽。三藏经典中,经藏属于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盆水,扰动则混浊不清,静寂则光明映照,众生的心水亦然,所以定也包括一切的神通功德。

三、慧即智慧。智是决断,慧是简择。这是学佛最终目的,开发智慧,就能去惑证理,所谓破诸烦恼,证真实理。三藏经典中,论藏属于慧学,故曰‘论辨邪正’,辨析邪正,最能开发智慧。然智有实智、权智,达真实理是实智,用之权巧摄众是权智,所以慧也包括一切的权智。

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十二) 佛法大意


(十二)佛法大意

整个佛陀教法,若要论其大意,则亦可以三句括尽,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却是说佛法的作用。

所谓‘诸恶莫作’,是说凡妨害众生,事无大小,皆不可去干;而‘众善奉行’,则是说凡利益众生,事无大小,皆当为之。这两句合起来,也就是戒学中禁止和勒令的旨意。至于‘自净其意’一句,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修清净心);而禅定正是清净意业的功夫,智慧却是清净意业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体和作用,恰可互相配合。涅槃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这是一切诸佛通行的教化。

传记中有载:唐白香山居士曾经往参鸟窠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师即答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香山笑谓:若此二句,三岁孩童也能道得。师遂喝云:三岁孩童虽能道得,八十老翁却未必行得。这段公案,对于学佛之人,实在可堪玩味!


(十三) 缘起的人生宇宙


(十三)
缘起的人生宇宙

从第十三章至第三十二章是讲述佛教的教理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证悟一切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例外;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的关系之网。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实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本身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广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反过来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器,而家器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推广开来说,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关连的关系之网。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衣食住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同时,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智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相依共存缘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也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连的缘起之网。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也就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无我为人’,互助合作。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十四) 业力的因果律


(十四)
业力的因果律

‘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或结果。迦马(Kamma)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业’既是意志力的反应,那么,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
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著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执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十五) 因缘与果报


(十五)
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以心、色二法分别论之。心法依四缘生起:


一、因缘,亦名亲因缘,即自心中业识的种子,彼为成熟心法之主因,故名亲因缘。

二、无间缘,亦名等无间缘,即众生攀缘的心、前念、后念接续不断,故名无间缘。

三、所缘缘,指众生心念所攀缘的物件,经云:‘心本不生,因境有’,故一切外境皆为所缘之缘。

四、增上缘,除前三种缘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此四缘生法,譬如会抽烟的人,想抽烟是出于自心中习气的种子,即是亲因缘;抽烟的欲念不断即是无间缘;得遇见了香烟即是所缘缘;烟瘾大发即是增上缘;此四缘成熟了抽烟的行为。

色法依二缘生起:一、亲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具有能生椰树为因,是最有亲切的关系名亲因缘。二、增上缘,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阳光、空气、温度、水份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名增上缘。世间一切诸法的生起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


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末这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延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著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


天理无私,不受贿赂,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十六) 宇宙有情概况


(十六)
宇宙有情概况

在介绍方便五乘佛法前,吾人须先认识因缘所生法之宇宙有情众生之正报身心及依报世界概况,了知三界无安宅,故修学佛法,来出离三界,了生死大患。

一、六道状况

1、天

1.1、类受

欲界六层
色界四层
无色界四层

寿五百岁起此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寿命按此间计算递增

1.2、苦厄
欲界五衰(衣垢、花萎、身臭、腋汗、厌座)
三禅三灾(火、水、风)
空死堕

2、人


2.1、类受
身、寿、享、等各星球互异
2.2、苦厄
三苦、八苦等

3、修罗

3.1、类受
3.2、苦厄


天人鬼畜各随其类

4、畜生

4.1、类受
4.2、苦厄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形、寿、享’千差

5、饿鬼

5.1、类受
万别
5.2、苦厄
苦役、充食、人杀、互啖

6、地狱

6.1、类受
多、少、无财’寿五百岁此间一月为一日计
6.2、苦厄
恐怖饥渴
6.2.1、根本无间
6.2.2、近边
6.2.3、孤独

火坑坚冰刀山剑树碾铠汤镬沸屎合山等多繁难述

二、互相轮回三善道喻头出


佛说世间,共有两种:(一)是有情世间,指动物环境;(二)是器世间,指植物矿物环境。

先介绍有情世间:广义而言,一切众生,除佛以外,声闻、缘觉、菩萨圣人,亦属有情;狭义而言,但指六道的凡夫,今即专约此义,以圣人境界,吾等凡夫不能亲得受用,故非环境范围。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层天。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此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世俗所尊玉皇上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皆有禅定,已无男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又、无色界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相,只存神识。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于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于寿命,亦长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却以人间百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如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约‘苦厄’:欲界天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又、色界天有三灾,初为火灾,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下,皆遭淹没;三为风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无余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安能永在?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又、无色界四天,虽无下面二界粗苦,仍有如疮(空无边处天)、如痈(识无边处天)、如病(无所有处天)、如箭入体(非非想处天)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定力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坠深涧,生大恐怖。

2、人道

人,梵语摩冕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三苦八苦等。

3、阿修罗道

阿修罗,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端,故名无端正。又因遍采名花,酝于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龙业力,其味不变,故云无酒。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德,故名非天。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形寿享等,亦随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却怀忌慢之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斗,或断肢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他三趣修罗,其苦更多。

4、畜生道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以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傍(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或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四大类:

(1)、胎生,例如牛马等,在母胎中,含藏而出。
(2)、卵生,例如鹅鸟孔雀,依壳孵生。
(3)、湿生,例如蛤虫飞蛾,藉湿秽暖气而生。
(4)、化生,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生。若论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后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生道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5、饿鬼道

饿鬼,梵语音译为阇黎多、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即鬼道、鬼趣、饿鬼道。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1)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2)少财鬼,少得饮食故;(3)多财鬼,多得饮食故。

无财鬼又分三:
a、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饮食,亦化灰烬。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
b、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
c、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

少财鬼亦分三种:
a、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
b、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
c、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非真如人间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

多财鬼分三种:a、得弃鬼,常得祭祀,所弃食故;b、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c、势力鬼,具威德势力,常得人间祭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地、王爷,乃至一般神祇,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所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自差别。其寿有五百岁,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不得饮食,饥渴难当;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感此道身。

6、地狱道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1)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2)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3)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旷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其中以阿鼻地狱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阿鼻,译名无间,为八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1)者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堕于彼,不经中阴故;(2)者受无间,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3)者时无间,决定一劫(指中劫),相续不断故;(4)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煮,肢体糜烂,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断故;(5)者形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由旬,中无少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多万岁;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三千六百多万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

约‘苦厄’言:或火坑、或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汤镬、或沸屎、或合山等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入,则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二、互相轮回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众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义;谓六道中众生,轮转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道轮回’。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或人变鬼、或升天。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明白;若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于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方一味怀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三善道;鬼、畜、地狱三道,以因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向处。1、刀途,即饿鬼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2、血途,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狱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没’;谓整个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哪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后浪随来,又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这就是吾人的有情环境啊!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十七) 宇宙器界概况


(十七)
宇宙器界概况

一、器界范围

1.1、直竖
一个世界有二十八层天
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

1.2、环周

二、娑婆三界组织略说

2.1、直竖
一个大千系为若干世界所集成
如是环周各有无量大千系世界

2.2、环周

三界火宅
2.2.1、“初”欲界六天(有饮食及男女之欲)
2.2.2、“中”色界十八(无欲有禅具身器形)
2.2.3、“顶”无色界四(已无形相只有神识)

一小世界(大洲四、中洲八、小洲数百、上至初禅)
小千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上至二禅)
中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上至三禅)
大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上至四禅)

器界,即指有情众生所依持之国土,和所资用之器物而言,或名器世间,或名器世界。

不论国土和器物,据实言之,都是有情各自之一切种识之所变所缘。然有情之种类繁多,且境界悬殊,故所变缘之器界,自是多式多样;例如人类所见之江河,饿鬼则见为猛火粪秽,天人则见为金银琉璃,而鱼虾则视同烟雾空气。即就人类一道而言,虽以众同分(同类之性)故,业果相似,所见略同;而随著时地俗情学说之异,其说法亦多不同。所以,古来讲佛学者于此每多诤论,亦最易致人生疑。

其实,佛陀说法,旨在令诸有情明了本体之实相,而实相不可诠说,唯随顺各类有情机感作各种方便导归,故有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等。若知佛陀‘四悉檀’之施设,则二千年前在印度之随他意语,与二千年后之俗情学说,有不相符处,自是意料中事,则一切诤论疑惑,自然冰释。且今日公认之俗情学说,亦非即确立不移之真理;设使佛陀更来示现,当又是另一番之随他意语。要之,佛陀不论何时何地对何类众生之随他意语,皆为导引众生悟入实相之方便,此即佛法之微妙殊胜处。

然则,学佛者只要一味以‘圣言量’作依归,深信不疑,而不妨于今日之俗情学说,作适当之调整会通,自然于‘世界悉檀’得欢喜之益,于‘各各为人悉檀’得生善之益,于‘对治悉檀’得破惑之益,于‘第一义悉檀’得悟入实相之益,而毋须兴疑经、改经之妄动,造谤佛、谤法之逆罪也。今乃本此原则,略述佛陀对人间所说之器界。

一、器界范围

大略言之,约直竖说:一个‘世界’(指大千系世界),有二十八层天,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约环周言,一个‘大千系’世界,为若干小世界所集成,如是环周各有无量‘大千系’世界。

例如吾人所居之大千系世界,名曰‘娑婆’(或译索诃,是堪忍义,此土众生,堪忍三毒烦恼,不忍出离故名)。本来方无定位,姑且以人类俗情,依太阳、地球之关系,假设东、西、南、北之‘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四维’,和上、下,共为十方。而如娑婆世界者,十方各有无量之世界,且一一各有其名。如东方有阿□佛世界,西方有阿弥陀佛世界,南方有宝胜佛世界,北方有成就佛世界等。根据华严经世界品所示:有‘世界种’名普照十方炽然光明:分二十重,其中第十三重最中央之世界即吾人所居之娑婆,即有十三佛刹尘数世界围绕;而如此二十重佛刹之‘世界种’者,十方又各有微尘数世界围绕。其中一一世界,或净或秽,或大或小,或优或劣,固非一概;而虚空中之器界无量无边,重重无尽,则可断言。此由今日天文学之发达,推知‘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星群’之无尽,更可相互发明。若有不同者,则后者大部分尚为依推理所作之假定,而前者乃是佛陀依一切种智亲证之现量耳。

今为进一步明了世界组织之概况,乃就近取譬,即以娑婆世界为例,本诸经论所说,作一略引。

二、娑婆三界组织略说

先约直竖言:二十八层计分三界:初为‘欲界’有六层天,依次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时分天)、兜率天(知足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据经上言,四王天居须弥山腰,忉利天居须弥山顶,五趣杂居众生则居须弥山下诸星球上,而总为欲界范围。此界众生,皆有男女、饮食之欲;世间书上亦云‘食、色,性也’,故名欲界。中为‘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层天,即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净天。三禅三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此范围众生,具诸禅定,虽有身、器形色,由业果化生,无有男女阴阳性别,但以禅悦滋养身心,已无男女饮食之欲,故名色界。顶为‘无色界’,包括四层天,曰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范围众生,依四空定,不但无男女饮食之欲,亦无业果所生身、器诸形色(只有定果色),故名无色界。须知,前二界有形器,无色界无形器,无形器者即如虚空,遍于前二界中,统为娑婆三界。此之三界,即为六道凡夫所居,生死流转,秽恶充满,故法华经喻为火宅,为不安稳处也。

次约环周言:一苏迷卢系,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围绕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四围有一大铁围山;其中有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并八中洲、数百小洲等集合而成。

若以今日俗情学说会通,经论所称部洲,实指虚空中之星球而言,而吾人所居之南瞻部洲,亦即指地球而言。(约地球言,四周是海,中间是陆地,甚符‘洲’字之义。)而俱舍论上所说苏迷卢系,亦如今之所称‘太阳系’。而所谓七重金山,似即指星球运转之轨道言(以地球人,见日星等,皆仰望而见,仰望之中,似从下而至上,轮轨层积,故喻之山):七重香水海,又似即指轨道与轨道间之空气乙太言。而此苏迷卢系,乃为日之光热摄力所及,亦即为忉利天管辖范围。过此以往,则非日之光热摄力所及,已非地居天,而属空居天矣。

由忉利天而外,器界范围乃层层倍高倍广增加;譬如倍高倍广有夜摩天器界,乃至倍高倍广有初禅天之器界;如是上上倍增,至大梵天遂为‘一小世界’之范围。而合一千小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二禅天,名‘小千世界’。而合一千小千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三禅天,名‘中千世界’。又合一千中千世界,复倍倍高广,上至四禅天,名‘大千世界’。因一大千世界,是积小千、中千、大千等三千而成,故又名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色究竟天之大自在天之领土,亦为一佛教化之域,故名一佛土。统计应有十亿太阳,即有十亿苏迷卢系也。今之娑婆,即释迦牟尼佛教化之世界,而在华藏世界中,仅为一世界种中之一世界,二十重中,居于第十三重也。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十八) 方便五乘佛法


(十八)
方便五乘佛法

一、契机施度

佛陀教典,称为契经,不但要上契如来之理,而且要下契众生之机。古德云:说法不契机,等于闲言语。故契机与否,尤为要紧。

众生根机,由宿生栽培之浅深不同,致今生修学之利钝乃异。其钝根者,心思昏昧,有闻亦多不解;且眼光浅近,只图当前利害;故惟可为说‘世间法’,先作方便接引;若与上等法,将无法接受,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与语上也。其利根者,心思敏捷,或闻一以知十;且眼光远大,兼顾过去未来因果,则须为说‘出世间法’,直令究竟度脱;若与下等法,则必不满其意,所谓中人以上,可与语上也。如是应病与药,契机施度,故或种(令种善根)或熟(令善根成熟)或脱(令究竟解脱),一一皆无空过者也。

二、世间法—人、天二乘

世间法,包括人天二乘。即对钝根中之钝根者,为说人乘;对钝利根者,为说天乘。乘者,本是运载之具,如舟车等,今喻指一切佛法,佛法能运载凡夫到圣地,故亦名乘。

人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低班,只讲究最基础做人之条件。因彼但知求现世之福报,如长寿富贵康宁等,故即为说做人道理,教以受持‘五戒’,站住人格,将来可保不失人身。

天乘者,譬如校制中幼学之高班,兼论升天之方法。因彼希图胜妙天福,如自然衣食,珍宝宫殿等,故即为说升天道理,教以实行‘十善’,并世间禅定(四禅八定),将来遂可依其行善禅定之浅深,而趋升高下诸天。

须知:在三藏教典中,凡说持戒布施禅定(四禅八定)之法,即为人天乘摄,此乃佛陀权为钝根者,免堕三途而设,故不出三界,非真正解脱。甚至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虽长达八万大劫,命终仍复轮回。故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著相布施升天福,譬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故此只是生灭世间之偷安小果,不可误为究竟法门。

三、出世间法—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出世间法,则指超出三界、永离生死之究竟学问。此又分三:1、声闻乘;2、缘觉乘;3、菩萨乘。即对小乘根性者,说声闻乘,对中乘根性者,说缘觉乘,对大乘根性者,说菩萨乘。

1、声闻乘者,譬如校制之小学;因闻佛之声教,明了苦空无常的道理,修‘四谛’法,断见思惑,而证阿罗汉果,故曰声闻乘。见思惑者,三界内生死根本,分见惑与思惑(见目录二十一之六根本烦恼)。阿罗汉者,声闻乘之极果,含有三义:(1)杀贼义,破身口诸恶,杀尽见思烦恼贼;(2)应供义,断惑道高,堪受人天供养;(3)无生义,永入涅槃,不复分段生死。须知声闻之人,但期出苦,为自了汉,无化他志, 故为小乘。

2、缘觉乘者,譬如校制之中学;此人根性稍利,禀佛‘十二因缘’教法,修道觉悟,断见思惑,更侵习气,而证辟支佛果,故曰缘觉乘。辟支佛,即译曰缘觉,已如上所说;又曰独觉,以生无佛之世,无从闻法,因宿世修学力故,观飞花落叶,而独自悟道者,故称独觉。习气者,谓烦恼之习惯气分,如器中臭物,物虽除而臭气尚在。故涅槃经云:‘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谓我衣、我钵’,此即见惑之习气;而大智度论中所引‘舍利弗之嗔、毕陵伽之慢、难陀之贪’,则是思惑之习气。须知,缘觉之人,虽不益物,犹能导利部属,故为中乘。

3、菩萨乘者,譬如校制之大学;此人根性大利,从初发心,即具广大誓愿,修行‘六度万行’,普度众生,经三大阿僧祇劫,证成佛果,故为大乘。菩萨者,具云菩提萨埵,译名觉有情,以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也。

当知,佛法名有五乘,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或二乘(大乘、小乘),皆是佛陀方便施设,其实但一佛乘耳,故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成佛;然以根性不等,不得已曲为说二说三为五,而无非作究竟成佛之梯航。所以释尊四十五年说法,其中番番调停,次次陶铸,待到法华会上,众生机熟,即为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然后一一法皆成佛法。吾人研习佛学,固当洞悉佛陀之真实用意,亦须明白佛陀之方便办法。下面乃依五乘次第,分别详述其修行法门。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十九) 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十九)
人天二乘和五戒十善

五乘佛法中,人天二乘虽属世法,却为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譬如今日幼教,固未正式入学,已为所有大中小学教育的根本,故先为说‘五戒’人乘佛法和‘十善’天乘佛法。

五戒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十善业道

身三善业戒

1、不杀生—不杀害物命。
2、不偷盗—不偷盗财物。
3、不邪淫—不淫欲乱伦。

口四善业戒

4、不妄语—不欺骗诳说。
5、不两舌—不搬弄是非。
6、不恶口—不咒诅恶言。
7、不绮语—不花言巧语。

意三善业戒

8、不贪—不贪爱五欲。
9、不嗔—不嗔恚无忍。
10、不痴—不愚痴无明。

五戒及十善业道—人天乘正法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首为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再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

所谓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摄缩,其内容的意思,无多大差别。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


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不妄语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的四戒;开第五不饮酒戒为:不贪、不嗔、不痴。五戒展开来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便是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到干净。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中国山东地方,从前出了一位张公,百忍成金,以忍获福。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多闻正理(佛法),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嗔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此心有无明烦恼存在,故称为意。

阿难陀曾问释尊,身、口、意三业,何者为重?佛回答:‘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因为意业清净,身口举动言说,便能端正,所作所为都会向善的。阿含经有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此可知净意正心,是最重要的。

佛说人生造业的原动力,乃出于各人的心识。故各人皆可从自己的内心去改造。身语意是‘业’的发动处,要使身语意时时存善去恶,即能造成善业,自利利人。反之,身语意存恶作恶,则可造出十恶业来,必危害人群社会,受治之以法。是人生的造业,乃自作自受,亦即佛教的业力因果定律。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人天乘正法,便是健全人格,使人达到完美品德的教法,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注】

1、百忍成金—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以后,第一百次时是他的孙子娶妻那一天,突然来了个道人,要试验他是否真有忍辱工夫,便向他要这个新娘子,先与自己做一夜夫妻。这一件事使张公很感为难,但他宽大一想,我什么侮辱都忍受过了,这最后一次忍辱有什么不能呢?于是劝其孙儿,完成他的百忍大愿,忍辱一下。后来这位道人在新娘房中,跳个不休,嘴里不住的说:‘看得破,跳得过’。跳到天亮,忽然倒在地上死了,新娘骇叫起来,待众人来看时,已变成了一个金人,由此致富。故说张公百忍成金。山东那个地方,到现在还有一座巍峨的‘百忍堂’纪他忍辱的德行。

2、十善业与十恶业,各分三品,按其品级上下而成轮回六道:即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为人,下品成修罗。行上品十恶者入地狱,中品为饿鬼,下品成畜生。故六道众生,皆由吾人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吾人举心动念,时刻应谨慎三业,勿令造恶,而勤修善行。

3、五欲:即财、色、名、食、睡之五欲,起于贪求之心,名为贪欲。但欲有法欲、世欲之别,法欲是追求佛法的真理,世欲是乐著世间的五欲,身为佛教徒的,宁可有法欲,不可贪世欲。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二十) 略述八关斋戒


(二十)
略述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一、不杀生戒—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夺,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三、不淫戒—即完全禁止淫欲,此戒与出家戒同,非是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故经云:‘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是为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五、不饮酒戒—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伎乐—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要往观歌舞伎乐(包括电视歌舞节目),或到娱乐场所去。

七、不睡卧高大床褥—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八、不非时食戒—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


(二十一)六根本烦恼

声闻乘是以断烦恼(见思二惑)而成就阿罗汉果,故介绍声闻乘前,必须先认识什么是六根本烦恼。

六根本烦恼 :

1、贪—贪爱五欲
2、嗔—嗔恚无忍
3、痴—愚痴无明
4、慢—骄慢高举
5、疑—狐疑猜忌

1 – 5 : 五钝使

6、不正见

6.1、身见(萨迦耶见)—执取五蕴根身
6.2、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6.3、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
6.4、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
6.5、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6.1 - 6.5 : 五利使

十使 : 五钝使; 五利使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

一、贪—是贪爱、贪恋、贪著。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深重,经云:‘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二、嗔—是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生嗔恨。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三、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是心著垢染,系缚不脱,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无明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不正见,即是:

(一)、萨迦耶见—华译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五蕴)四大(地、水、火、风名四大)和合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无知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实我存在,即是萨迦耶见。

(二)、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沈之事,则作恶何畏?无善恶因果可论。

(三)、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拨无因果,毁谤圣贤,坏诸善事。

(四)、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五)、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鸦片烟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为什么反说不正见?这因为过患在一个‘取’字。取是执著,即妄自执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本非出世正因,而执著修此类苦行之因,是获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计因’。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是因为邪师、邪见、邪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如闻正法,于见道中,即能顿断恶见,因为易断恶见之故,称为五利使。佛经有说,舍利弗本为外道弟子,因遇马胜比丘,听到佛教因缘法门,即弃邪归正。亲闻佛陀说法之后,七日遍通佛法,证三果罗汉,再经十五日的修持,断十惑证阿罗汉果。十惑即贪、嗔、痴、慢、疑及五不正见,也称十使,谓能使令众生迷妄沉沦苦海。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有情生死流转的苦因。

【注】

1、贪、嗔、痴、慢、疑是属思惑,五不正见是属见惑,断见思二惑便证阿罗汉果。

2、舍利弗闻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二十二)声闻乘简释


(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憍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所以另起个别名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是载运的意义。即是把众生从迷岸运至悟岸的工具,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此即指四圣谛的理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运载)悟道之彼岸。

声闻乘的果位—声闻乘修习四谛法而证悟的果位有四:

一、初果—须陀洹(预流)

二、二果—斯陀含(一来)

三、三果—阿那含(不还)

四、四果—阿罗汉(无生)

【注】

1、声闻功夫最浅的第一果位,梵语叫做须陀洹,华译‘预流’,即预入圣流(进入圣果之位)。

2、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译叫做‘一来’,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梵语阿那含,华译‘无还’,即是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称为‘无还’。

4、阿罗汉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梵语阿罗汉有三义:

(1)、杀贼—破烦恼之贼。
(2)、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3)、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二十三)四圣谛简释


(二十三)
四圣谛简释

四圣谛

苦谛(迷的果,即苦果)

集谛(迷的因,即苦因)

灭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谛(悟的因,即乐因)

佛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Sarnath),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一、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都是苦的果报。

二、集谛—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因。

三、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

四、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二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槃的行果。

声闻乘证得涅槃果,即断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具含有十使:1贪,2嗔,3痴,4慢,5疑,6身见,7边见,8邪见,9见取见,10戒禁取见。断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我空真如,而解脱生死。

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开示憍陈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现将三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三转四圣谛

苦谛—苦果
初转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次转 劝修:此是苦,你应知
三转 作证:此是苦,我已知

集谛—苦因
初转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次转 劝修:此是集,汝应断
三转 作证:此是集,我已断

灭谛—乐果
初转 示相:此是灭,可证性
次转 劝修:此是灭,汝应证
三转 作证:此是灭,我已证

道谛—乐因
初转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次转 劝修:此是道,汝应修
三转 作证:此是道,我已修

【注】

1、五阴炽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炽盛,故苦。

2、转法轮—佛说法,叫做转法轮。轮的意义:(1)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2)如舟车的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槃(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槃)。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凡成圣。故法轮依第一解,使众生藉以破五住烦恼(五住烦恼—(1)三界见惑,(2)欲界思惑,(3)色界思惑,(4)无色界思惑,(5)无明惑。),依第二解,使众生由闻佛法喻如舟车可运载到达四德涅槃之岸。

3、四谛法中苦集二谛是世间迷妄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证悟的因果。苦谛是迷惑的苦果,集谛的主力为贪嗔痴诸迷惑是苦因。灭谛是消灭烦恼,证涅槃果,道谛是修道的正因。

4、佛初转法轮说四圣谛三转十二法轮,教史上称此次说法为转法轮经。

5、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也是有具足三宝的开始。(最初的具足三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谛法,僧宝是五比丘。)

6、五比丘的译名根据巴利文与华译对照如下:

(1)、KONDANNA(音译空达婼)华译憍陈如。
(2)、VAPPA(音译瓦伯)华译婆沙波或伐钵。
(3)、BHADDIYA(音译峇里雅)华译跋提或婆提和跋陀罗阇。
(4)、MAHANAMA(音译马哈那嘛)华译摩诃男或摩诃那摩。
(5)、ASSAJI(音译阿沙据)华译阿说示或阿湿波恃和阿舍波阇又译马胜比丘。